北京哪家牛肉好吃?
我是地道老北京,从小在牛街长大!对于吃这块儿我敢说,北京绝大多数餐厅都不在我心上,但下面要说的这家店,是我心尖上的白月光。 它是一家店,但又不仅仅是家店,说它是家,是因为它可以点餐,有桌椅板凳;说是家店,因为它只有晚上营业,且只卖烤肉,没有炒菜,更没有鱼和汤。 它就在北京电视台旁边,一个普通至极的平房里。
我上小学的时候,一天放学路过那里,看到有人从里面走出来,便好奇地想进去看看,当时玻璃门紧锁,我便使劲拽住门把手,用力拉门,没想到门开了,我竟就这样进了这家神奇的店—— 一走进门,我就被震住了,完全被震撼到,眼前是一间很大的厅堂,足足有50平米吧,三面是矮桌子,坐满了食客,中间有一个很大的炉子,上面悬着一个烟囱,两个身着制服的伙计,在炉子两侧忙碌着。
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这炉子里烧着的木炭,熊熊火焰将整个房间照得亮堂堂的。每个餐桌上都摆了一本打开的食谱,点菜、结账全靠手抄这本“菜单”。 这家店只供应烤羊肉和烤羊排,且当天进货当天卖完为止。调料极其简单,主要是孜然和辣椒面。老板说是老板,其实就一人,而且看起来完全不像是做餐饮的,他身材消瘦,戴一副眼镜,说话慢悠悠,态度很和善。我们常笑称他的店是“局气”(“局气”在北京话里有“小气”的意思),因为他真的非常“局气”,每次不多点,只让你点两串试试,要是看上了,再让你多点。
那会儿我妈和我姑经常带我去吃,少则一两串,多则四串,每次都是吃的满嘴流油,赞叹连连。后来工作了,有时加班太晚,也在这里啃几串解馋。这么多年过去,周围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家小店依旧在那里,像是一个时代美食的标记。最近一次去还是去年,进去后依旧让我感慨万千,店面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老板已经不再用明火烤制了,而是改用电磁炉。
我问了老板店里还缺不缺人手,想去给他帮忙,结果他腼腆地笑了,摇摇头,说他一个人就够了。 现在想来,能让大家念念不忘的,未必有多么高的技艺,或许只是因为那份朴实和纯粹,以及当初那个贫穷却富足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