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蚕蛹好吃么?
我小时候养过蚕,在它们结茧之前我把它们从卵里孵出来的样子全纪录了,现在看了这些图片依然记忆犹新,心里有很多感触… 上图是在我的悉心照顾下不到一星期的小蚕们,刚刚孵化出来时像蚂蚁那么大,全身棕色,眼睛似黑珍珠般明亮闪烁(其实我觉得它们的眼睛应该叫泪腺更好)。 这些小蚕吃得很干净,每一餐都吃光光,在它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我常捧起其中的一只放在手心里来回把玩,看着它们细长的脖子和头向前伸,然后很快吃完转身溜走的样子觉得可爱至极,常常舍不得放下它们,于是就有了这张“黑白配”的照片~ 过了不久,小蚕们开始脱皮,这个过程很慢,而且它们似乎一点也不疼痛,反而很享受这个过程~ 每次看到它们翘着尾巴到处爬的时候,我都乐此不疲地帮它们擦拭身上的粘液(其实我也不知道这叫什么,好像不是口水也不是粪便…)
再过几天,小蚕的身体会扩大到原来的三四倍,颜色也从棕灰渐变成浅绿色,身体也由线状变扁,同时食量变大,每顿都会吃撑,这时候的它们已经能消化各种东西了,我在它们面前放一些叶子,它们会嗅一下马上摇头摆尾吃起来,甚至连我指间含着的香烟头都不放过… 小蚕长大一点后喜欢往高处爬,有时候爬进了柜子或抽屉里,我只好拿来纸巾把它们包起来搬出房间让它们自由伸展~ 到了四龄期(我们这的蚕一般经过四次蜕皮后才能结茧),小蚕已经开始吐丝了,它们一边吐丝一边往上爬,最后会爬到树梢或屋顶上去结茧。当然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可以用手托着它们到达想要他们去的地方,不过我一般都是轻轻抖落桑叶上或者手指上的小蚕让其自行落下,这样才不会踩死它们。
在结茧前,小蚕的尾部会先变成硬硬的、尖尖的、白白的,这就是它们将要吐出的蚕丝的末端,也就是所谓的“蚁酸”,遇到水后变韧,从而作为筑巢的材料或润滑剂帮助它们顺利进出茧屋。至于结成的茧,有的是白色的,有的呈淡黄色,有的则偏橘色,这是由于幼虫时期所吃的桑叶不同造成的。白色和淡黄色的茧较为脆弱,用指甲就可以轻易剥开;而偏橘色的茧则很坚韧,需要用剪刀等工具才能打开。
关于小蚕吃的桑叶,我认为是有一定量的要求的,比如早上给了一盆,中午再喂的时候发现只剩一半了……所以不能一次性给太多。另外如果一天内给小蚕换了几次地方,它们可能会停止进食甚至拉肚子,因此换环境时一定要慎重。 在我精心照料下的小蚕基本上都结成了带有颜色的圆滚滚的“小金蚕”,此时它们体内的细胞会继续工作,将身体内的空腔逐渐充满(也就是消化液等液体物质填满全部器官的空间),最后形成一个透明的、软软的球体,看上去就像一粒珍珠,而这时的蚕宝宝已处在半休眠状态,只要保持温度和湿度,它们就可以持续很长时间,等到有食物进来的时候就会苏醒。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最关心的一定是小蚕怎么吃,其实!真的很简单!因为它们身上含有丝腺,可以在进食的同时吐丝为自己织衣保暖,所以只需要一小片薄薄的桑叶就能让它填饱肚子。当看到它埋头进食时不妨伸手给它提供一个落脚点使其方便进食,也可以轻轻吹气使它漂浮起来更容易吞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