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黄鳝怎么做好吃?
黄鳝,属鱼纲合鳃目黄鳝科,又称鳝鱼、血鲶、罗刹鱼等,是中国特产的一种淡水鱼类,因生活在江河湖沼及水田中,常出现在水池、池塘、稻田等处,故又名鳝鱼、黄鳝。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要在水温20℃以上的温暖地区生长,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5~30℃,个体可增重到原来10倍左右;喜阴暗,怕光,白天潜伏在水中洞穴里或水草丛间,夜晚出来活动、捕食和进行生殖洄游。 黄鳝体形细长,躯干呈圆筒状,前部粗短后渐细长,最大者体内长度可达60余厘米(不包括长度约为8厘米的尾);头大,圆锥形,吻尖,眼小,无眼睑;体表有黏滑的感觉,并有少数细鳞;背鳍和臀鳍各1个,均位于身体中部两侧,由7~9根弹性强的脊索组成;腹鳍1对,位于肛门上方;胸鳍特别发达,宽大似扇,内侧延伸至腹部;尾鳍截形。体背部青褐色,腹部白色,两侧有明显的黑色条纹。 由于黄鳝形态独特、颜色艳丽、口感细腻、风味鲜美,加之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有“美食之鱼”的美称。我国民间早有“烹龙煮凤”之说,意指烹饪水平高的厨师才会做黄鳝菜,而普通人家是不会做的。可见黄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之高。
目前,市场上有鲜黄鳝和冻黄鳝两种产品。其中,鲜黄鳝指的是自然条件下捕捞上来且鲜活或者冷冻12h以内的黄鳝。冻黄鳝是自然解冻后的黄鳝经加工制成的产品,可分为风干型、烟熏型、低温型和水发型等。不同类型的黄鳝,其营养价值和可溶性物质含量略有差异。
据测定,每100g黄蟮含水分78 g,蛋白质17.9 g,脂肪1.4 g,碳水化合物1.2 g,钙26 mg,磷154 mg,铁0.7 mg。还含硫胺素(Vb)、核黄素(Vb2)、尼克酸(Na)等维生素以及胆碱、卵磷脂等。从上述营养成分来看,黄鳝具有较高营养价值。
黄鳝中含有丰富的DHA和EPA,其中DHA俗称“脑黄金”,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研究表明,这种物质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起到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同时还有健脑作用,可增强记忆力。黄鳝还能抑制癌细胞增殖,对胃癌、肝癌等有防治作用。 虽然黄鳝营养丰富、味美可口,但有异味、腥味严重,且肠胃功能差的人食用后会较难消化。而且现在环境恶化加剧,有些黄鳝体内可能携带致病菌甚至寄生虫,若不杀灭,直接食用可能会引起中毒,所以要清洗干净并充分煮熟再吃。 那么,如何清洗才能把黄鳝洗干净呢?一般有两种方法:
①将黄鳝放入清水锅中,加入少许白醋,煮至黄鳝吐出内脏,用流水冲洗干净即可。②准备一盆清水,加入少许食盐浸泡黄鳝10min,然后用冷水冲洗干净。 下面推荐几道经典黄鳝菜肴的做法:
青椒炒黄鳝丝:黄鳝丝500 g,青椒100 g,葱、姜、蒜适量。先将黄鳝宰杀,去头、皮和内脏,用清水洗净切丝,青辣椒洗净去籽切丝待用;油锅烧热下入葱姜蒜末煸香,放入黄鳝丝炒至变色,加入酱油、料酒、白糖翻炒均匀,放入青辣椒丝,翻炒至熟,调入味精和香油,起锅装盘即成。
酱烧黄鳝段:黄鳝750 g,豆瓣酱30 g,甜面酱20 g,料酒15 g,酱油10 g,白糖10 g,植物油200 ml。黄鳝去头、皮和内脏,冲洗干净斩成段;锅置火上,放少许植物油烧至五成热,下葱段、姜片爆香,放豆瓣酱和甜面酱炒香,加清水烧开,调入料酒、酱油和白糖,下入黄鳝段,盖上盖子小火焖烧15分钟,大火收汁,汤汁浓稠时出锅装盘即可。
泡椒黄鳝糊:黄鳝750 g,小米椒50 g,泡红辣椒30 g,葱花、姜末、蒜末各适量。黄鳝去头、皮和内脏清洗干净切成小段;小米椒、泡红辣椒切碎待用;炒锅烧热加油,下葱花、姜末、蒜末炝香,放小米椒圈和泡红辣椒碎炒香,倒入黄鳝段快速煸炒,烹入料酒、酱油和白糖翻炒均匀,淋上少许香油翻匀出锅即。 可别小看这黄鳝,它可是具有药用价值“良药”。《食疗本草》中说它能治虚劳赢弱;《日华子本草》认为它可以“补五脏,益精髓,助阴气,益气血”。现代医学研究也已证实,黄鳝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锌、铜、锰、硒等成分,而且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抗癌等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