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好吃甜的有用吗?
首先,从生理学角度来说,吃甜食能够带来好心情是因为甜食可以刺激大脑中有关情绪的神经递质分泌,比如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这些神经递质会促使体内产生快感,从而使人心情愉悦。 其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一些心理专家提出,人们对“甜”的感觉是一种主观体验,它与情绪之间的联系也是复杂的。有些人喜欢在悲伤的时候吃甜食来获得情感上的安慰;而有的人则会在开心的时候想吃甜食,以进一步增强快乐的心情。
还有研究者认为,食物在口腔中咀嚼的过程中,大脑中的杏仁核会受到激活,从而让人释放焦虑的情绪。而甜食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能够快速为大脑提供能量,提高大脑当中内啡肽的水平,进而起到缓解焦虑的作用。 除了直接刺激情绪的外周途径之外,有一些研究人员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调查饮食是如何影响脑功能的。有研究指出,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零食与较高水平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相关,而这种物质对于促进学习和记忆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而另外一项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即给受试者喂食含有碳水化合物或糖的饮料后,受试者的大脑皮层出现了更有活力的变化,这表明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具有增强认知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进食甜食对我们的情绪确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些食物中的能量来自于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摄入过多,有可能造成血糖水平升高,反而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在食用糖果、蛋糕等甜食时,应注意适量,一天最好别超过100克。还要注意不要过度追求甜味,因为过量食用添加糖很可能导致患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风险上升。